秋冬换季时,不少人发现皮肤突然“闹脾气”—不仅干燥紧绷,还伴有难以忍受的瘙痒,抓挠后甚至出现片状红斑。这种看似普通的皮肤问题,可能是特应性皮炎(AD)在悄悄“发威”。它并非简单的“皮肤敏感”,而是一种与遗传、环境、免疫失衡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状况,易反复发作,困扰着各年龄段人群。
一、干痒与红斑的“双重夹击” 特应性皮炎的典型表现是皮肤屏障功能受损,导致水分流失加速、外界刺激物更容易侵入。患者常感到皮肤像“被无数小针轻刺”般瘙痒,尤其在夜间或情绪波动时加剧。抓挠后,皮肤会迅速泛红、肿胀,形成边界不清的红斑,严重时甚至渗出液体、结痂。 二、环境与生活习惯的“隐形推手” 特应性皮炎的发作并非偶然。干燥空气、频繁接触洗涤剂、过度清洁皮肤会削弱屏障功能;压力、熬夜等导致免疫系统波动,也可能成为诱因。此外,食物过敏(如牛奶、鸡蛋)或吸入性过敏原(如尘螨、花粉)可能加重症状,但需注意:并非所有患者都需严格忌口,盲目回避食物反而可能影响营养摄入。 三、科学护理比“猛药”更有效 缓解特应性皮炎的关键在于“修复+保护”。日常应选择温和无香料的保湿产品,每天多次涂抹以锁住水分;洗澡水温控制在32℃以下,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搓澡巾;贴身衣物优先选择纯棉材质,减少摩擦刺激。若瘙痒剧烈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舒缓类制剂,切勿自行购买激素类药膏长期使用。 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提醒您:特应性皮炎需长期管理,切勿因短期症状缓解而放松护理。若皮肤问题持续加重或影响生活,建议及时咨询就医,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。日常记录饮食、环境变化与症状的关系,有助于找到适合自己的预防策略。为节省您的手机流量,文章内容简短,
有任何疑问可点击咨询与医生在线交流。